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3年10月公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全国共有超大城市10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东莞、武汉、杭州。
为更好服务平安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消防产业智库推出《超大城市智慧消防建设》专栏。
本期我们来看看上海、重庆、武汉和杭州4个超大城市的智慧消防建设。
1.上海
上海市常住人口2475.89万,GDP甚至达到了44652.80亿元,可以说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一个超大城市。
政策方面

《上海市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数字消防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一网统管”消防智慧业务应用。基于消防数字化基础平台整体架构,打造防火监督、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公众服务、装备物资保障五大城运联动功能模块消防智慧业务应用体系。
二是消防数字化基础平台。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以感知资源、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作为“硬平台”,构建以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智能模型等为主的消防数据中台作为“软平台”。持续扩大社会单位消防物联网覆盖面,逐步建立建筑、单位、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行为、执法动态等数据相互叠加、一图显示的火灾防控数字化新格局。支撑应急救援、消防监督和队伍管理等消防核心业务的全域实时感知、全量数据融合、全场智能联动的消防数字化基础平台。
三是市、区、街镇三级消防管理系统。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的单位,将监控信息传输至管理平台,并推行市、区、街镇三级消防管理应用,以此有效整合消防安全治理资源,强化火灾风险分析研判、监测预警、精准治理,实现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物联网监测、电气监控等。

上海市消防专项规划(2023-2035年)中关于消防数字化建设指出,围绕消防救援新的历史定位和职责使命,凸显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物联感知、数据支撑、场景驱动等建设内容,形成上海消防数字化建设基础平台,推进指挥调度扁平化、灭火救援智能化、消防管理感知化。
项目方面:
根据消防产业智库发布的智慧消防项目分析报告,2023年-2024年6月上海中标项目为13个,总计项目金额约3267.78万元。
上海智慧消防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消防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智慧消防”防灭火一体化智能指挥系统建设、微型消防站可视化运管平台服务、智慧消防平台升级改造、消防物联网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建设、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建设等。
落地案例方面:
上海消防深化赋能“两张网”。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已经是上海的“金名片”,也是未来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聚焦“两张网”建设持续发力,深度融入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围绕应急救援、火灾防控、社会服务和队伍管理等中心工作,推动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市消防救援总队系统平台打通接处警、火灾统计、消防监督、12345市民热线等内外部系统,汇聚各类数据10亿余条,制定消防基础数据标准,建设消防主题库,创建数据模型1000余个、数据共享接口500余个。
该系统将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单位3700余家的信息接入平台,并接入物联网点位1000余万个,建立接入情况评分模型,可以对社会单位进行远程在线管理和指导,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
陆家嘴街道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走出“四维一体”新模式。陆家嘴街道率先打造了集消防救援、防火巡查、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四维一体”的消防安全创新治理中心,创新了消防安全治理模式,有效统筹区域内消防力量,增强基层消防治理能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充分发挥了应急保障作用。
“物防+技防+人防”一体,北站街道牢牢托起居民安全感:北站街道在万豪公寓、华侨公寓、天目大楼、沪金大楼、新民大楼、蒙古小区、康乐大楼等7个住宅小区的非机动车库(棚)新安装了简易喷淋装置。“自动喷淋装置是预防、扑救电动车车棚火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北站街道平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喷淋装置按照车棚面积合理分布和规划,总覆盖面大约为100多辆电动车,基本达到辖区小区车棚全覆盖。北站街道以“物防+技防+人防”手段筑牢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消防安全屏障,全力打好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战。
浦东消防试点“智慧治理”,赋能沿街商铺消防安全。浦东新区保税区消防救援大队针对高桥镇沿街商铺达2000余家、覆盖近20个类别,从业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且部分商铺存在“三合一”等问题,积极试行沿街商铺“高桥数字码”,助力实现消防安全“智慧治理”。
2.重庆
重庆市,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2023年末常住人口3191.43万,超大城市之一。
政策方面:
《重庆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从7个方面推出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消防物联感知范围更加全面;灾情防控决策分析更加精准;灾情防控决策分析更加精准;消防公众服务更加便捷;消防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消防大数据运营更加开放;消防生态体系更加多元。
《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中提到,完善数字应急体系,提升整体智治能力。其中,“数字”一语被多次提到,例如推进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建设。
在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应用场景建设方面,重庆将全面推进数字消防、智慧特种设备、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燃气等建设。以水、电、气和桥梁、有限空间、重大危险源等为关键要素,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设施工、道路交通、水利、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新修订的《重庆市消防条例》中指出,本市加强消防数字化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数字化管理水平。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消防安全监控、预警和火灾扑救。支持和鼓励消防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运用。
落地案例方面:
云阳县加速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智慧消防”平台主要针对用户水电燃气进行24小时监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早预判早发现早扑救,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县民政局已筹措资金20余万元,为全县52家公办养老院机构安装电弧报警装置,通过“智慧消防”平台实时监测预警100余次。
中国移动“千里眼”助力南川智慧消防建设: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组织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利用中国移动“千里眼”安消一体化解决方案,在重庆南川区构建了完整的安消应急响应平台,以“安防+消防”联动,高效解决各类应急响应事件。目前,该平台已在南川区的四个小区进行了试点,共铺设了30路室外消火栓、30路室内液压和液位设备,以及5路消控室人员在岗离岗识别设备。这一举措实现了消防安全的智慧管理,提高了消防管理的效率与可靠性。
3.武汉
武汉,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1377.40万人,超大城市之一。
政策方面:
智慧消防建设是《湖北省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工作和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深度融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基于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智慧消防”建设纳入地方政府总体发展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构建可动态扩展、弹性伸缩、集约共享的微服务系统架构,打造上接国家、下至县区、横跨相关部门、业务全面覆盖、安全稳定可靠、支持迭代升级的消防救援信息化体系,形成“消防救援科学智能、火灾防控动态精准、队伍管理标准精细、资产审计透明可视、后勤补给全程溯源、政务服务便民快捷”的信息化新格局。
2021年完成消防云平台、应急指挥接入网及智能指挥、智能接处警系统建设;2022年至2023年开展各类涉消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分析、应用,推进六大业务应用建设;2024年完成智慧消防建设任务,实现上网行为管理、移动指挥、智能飞行作战、预警执法、监督检查移动执法、消防执法“码上回访”、火灾事故调查、执勤训练、队伍安全、伙食管理、资产管理、审计管理、装备管理、民生服务“指尖办理”等业务的信息化支撑功能;2025年启动系统优化完善和迭代升级计划。

武汉市人民政府修改的《武汉市消防管理若干规定》提出:“鼓励其他单位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效率,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网络平台。”
武汉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消防物联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分别从消防物联网建设力度、服务商综合能力重要性、远程监控要求以及整个消防物联网建设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和明示。通知的出台正式吹响了武汉消防物联网建设的号角,是武汉市消防物联网建设里程碑式的一步,标志着全市消防安全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项目方面: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智慧消防综合管控系统,中标金额:253.6万元,中标供应商:湖北烽火平安智能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2023年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升级项目,中标金额:139万元,中标供应商: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2023年信息化系统平台维保项目,中标金额:117.42万元,中标供应商:中船凌久高科(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磊驰科技有限公司
落地案例方面:
武汉市“智慧消防”信息化建设:依托智能指挥调度系统 ,实现指令推送流转,及时调集支、大队全勤指挥部及12个消防站37台车22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并提请市政府立即启动《武汉市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通过联合应急指挥功能 ,满足政府其他应急联动部门的要求,协调公安、应急、供水、供电、医疗、地铁管理部门等联动单位到场协同配合处置。日常战备值守 ,满足全勤指挥部24小时应急值守的需要。整场演练重点围绕战前动员、人员疏散、安全防护、灾情侦察、稀释降毒、防化洗消、应急通信、社会联动、战勤保障等关键环节组织实施。
江夏区山坡街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投入使用:远程监测,自动报警自动切断气源。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智慧消防综合管理平台投入使用,确保燃气安全报警“无死角”。当存在燃气安全隐患时报警器立即进行本地有声光报警,商家、执法人员的手机收到电话、短信、APP等多途径报警提示;同时,当存在燃气泄漏风险时,联动安装的电动阀自动将燃气阀门切断,在燃气泄漏未引起爆炸之前将事故遏制。
4.杭州
杭州,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超大城市之一。
政策方面:
《浙江省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有序推进“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大框架,加强与城市大脑、消防内部业务系统及其他平台的对接整合,打通网络和信息屏障。创新“智慧消防”系统的管理方式、建设内容和保障机制,推行“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建设模式,建立社会各方协同建设、合作共赢、共建共享机制。
结合智慧消防发展基础和业务需求,形成“四横四纵”的总体框架,规划建设三大平台:
三大平台。1个统一的省级消防智能管控平台、1个省级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平台、1个一站式消防服务平台;
四横四纵。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业务应用;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体系。
建设消防信息化支撑平台,包括消防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智能接处警和智能指挥系统建设;无人机实景指挥和管训平台建设;消防指挥勤务平台建设。消防执勤车辆智能安全管控;一路护航平台建设。
落地案例方面:
杭州支队精心谋划“消防大脑·数智治火”平台建设:2023年以来,支队为积极融入“数智杭州”整体框架,向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智慧消防”建设方案,得到常务副市长专题批示,争取了379.96万元的财政资金和支队123万元的自筹资金用于“数智治火”平台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余万元。
经一年时间开发,初步完成杭州消防大脑·数智治火平台建设,平台分为“可视化平台、管理后台、浙政钉移动端”三个部分。“可视化平台”按照“1+X+3”架构形成“一套层级指数、X大应用模块、三大管理中心”的综合分析展示平台。“一套层级指数”是指由“消防安全指数、基础实力指数、火灾形势指数,数字支撑指数”四个二级指数组成的一套杭州消防大脑指数;“X大应用模块”是以治火功能为核心,融合防火、法制、火调、政工、后勤、战训等业务创建的各大应用模块,目前暂定风险防控、执法绩效、指尖战勤、政工纪检、后勤基础六个模块,后期可灵活配置;“三大管理中心”是指物联中心、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
西湖区加快推进公共空间“智慧消防”建设:政府与企业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各自的数据资源和科技优势,在单位管理、火灾防控、应急救援等方面共同探索新的智慧消防模式。例如,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与电信、移动、电力等公司合作,利用“城乡天眼”和消防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手段进行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
平安萧山智慧消防大脑:萧山区消防救援大队不断加强全区火灾防控与灭火救援中的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水平,积极建成全覆盖的智慧消防系统,不断完善“萧消火”智慧消防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城市运行感知数据与应急指挥数据的深度融合,充分融入萧山智慧城市建设。
江东妇儿医院积极探索智慧消防建设:打造了“平台+监测+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测管理、消防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各环节的数据互通、消防工作监管的精细化、消防安全整体态势的智能研判,最大限度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降低火灾风险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