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产业链变革,智慧消防市场红利在哪?

AI+消防,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消防产业链正经历深刻变革,整个产业生态也在不断重塑。

随着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出圈”,人工智能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变革浪潮产业链重塑下,智慧消防展现出巨大潜力,哪些新角色崛起,哪些企业占据优势,市场红利在哪?

1.政策推动

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智慧消防建设从2017年297号文件的提出至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着消防产业改革和智慧消防的建设发展。

2017年原公安部消防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包括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基于“大数据”“一张图”的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等内容。

2018年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将消防救援队伍由原来的公安现役集体转制成行政编制,划转到应急管理系统,归属应急管理部管理,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成为是大势所趋。

2019年消防救援局发布《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提出建立灾情模拟、分析研判、灾情演化、次生灾害研判等算法模型,打造交互式、学习型、能分析的消防AI助手,推动作战指挥模式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智能型”转变。

2020年国务院安委会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各地区积极推广应用消防安全联网检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应急管理大数据提出,构建安全生产监测感知网络;建设完善灾害风险普查、监测预警等应急管理大数据库,实现大数据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1年12月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础”中提出,通过先进装备和信息化融合应用,实施智慧矿山风险防控、智慧化工园区风险防控、智慧消防、地震安全风险监测等示范工程。

2022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提出借力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智慧城市”“智慧应急”,深化“智慧消防”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安全、标准等短板,加快消防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融合发展。

2023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2024年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方案及子方案政策落地,明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高危企业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监测预警等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带动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这将进一步深化“智慧消防”建设。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提出,智慧消防作为现代科技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的产物,要在强化智能监测预警、做实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一体管理与实战训练等方面得到体现和重视。

2.产业链结构

技术发展推动产业机构升级与变革,消防领域也不例外。从上游的技术供应商,到中游的集成商与平台运营商,再到下游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产业链结构从“硬件主导”转向“生态协同”。

(1)上游:技术供应商的崛起

芯片与传感器作为智慧消防的底层硬件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积极布局 NB – IoT、LoRa 技术,这些低功耗、广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为消防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 NB – IoT 技术,消防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烟雾浓度、温度、水压等关键数据,并将其快速传输至后端处理系统。

算法与数据服务则是消防的 “智慧大脑”。

AI 大模型如深圳消防的 DeepSeek – R1,展现出强大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能够对海量的消防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云计算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为消防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

(2)中游:集成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博弈

传统消防企业正积极转型,试图在智慧消防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消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在新技术变革之下,一些拥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企业,也积极拥抱新技术在消防领域的重造与升级。

跨界玩家的入局为智慧消防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竞争。

安防企业大华、海康威视凭借在安防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出 “安消一体化” 方案。物联是建设智慧消防的基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等信息通信公司也纷纷加入智慧消防建设的阵营。

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以智慧城市为切入点,构建开放平台生态。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搭建起智慧城市消防平台。

这些平台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能够接入各类消防设备和应用,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协同,通过整合城市中的消防资源,互联网巨头们打造出一站式的智慧城市消防解决方案,为城市的消防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3)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红利

智慧城市建设为智慧消防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城市智慧消防平台,通过整合城市内的各类消防设施和数据资源,实现了对城市消防的全景化管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技术,消防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城市中各个区域的消防设施分布、运行状态以及火灾风险等级,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制定救援方案,调度消防资源,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

在城市智慧消防平台上,通过对消防栓水压数据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水压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确保消防栓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工业领域的石油化工、电力行业等高风险场景,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催生了百亿级的市场需求。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存储和生产过程中,火灾风险时刻存在,智慧消防技术通过在生产设备、储存罐区等关键部位安装高精度的传感器,实现对温度、压力、可燃气体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应的消防措施,如自动喷淋、气体灭火等。

在电力行业,变电站、输电线路等设施也需要可靠的消防保障,通过智慧消防系统,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民生领域同样对智慧消防有着迫切的需求。

养老机构作为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场所,消防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智能化改造,在养老机构内安装智能烟感、紧急呼叫按钮等消防设备,并与管理平台相连,能够实现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实时监测。

九小场所,如小商店、小饭店、小旅馆等,由于其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一直是火灾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智慧消防技术的应用,为九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提高其火灾防范能力。

上游技术供应商的创新突破、中游集成商与平台运营商的激烈竞争以及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共同推动着智慧消防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3.市场红利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红利分配呈现出多元且创新的格局。智慧消防产业结构变革,受益主体可以关注以下5大类。

社会单位

在传统商业运营中,诸多环节存在着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这往往滋生了大量灰色成本。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在消防维保领域,过往的操作模式存在极大弊端。维保公司在整个流程中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种缺乏监督与透明机制的状况,使得各类猫腻层出不穷。

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商业综合体引入了消防维保数据平台,所有设备招标信息及相关数据实时上链,实现了全方位的透明化,其设备招标成本大幅降低。

设备商

一方面,传统消防产品向智能消防产品转型升级,总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单纯的设备销售转向 “服务订阅” 模式,客户只需按一定周期支付服务费用,即可享受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远程维护等一系列全生命周期服务。这种商业创新模式不仅为客户降低了设备运维成本,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强了客户粘性。

数据资产运营商

数据,在当下已然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

智慧消防建设6年有余,已经收集了很多火灾数据,消防产业升级,建设智慧消防、消防数字化,消防数据商品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在数据成为第四产业的时代,消防“数商”或将会成为一条创业新赛道。

跨界整合者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跨界整合者正以独特的优势崭露头角。

如将消防报警与安防系统进行深度集成,打造出了 “智慧园区” 方案。以往传统消防工程的客单价相对较低,通过这一创新方案客单价得以提高,通过跨界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硬件创新者

硬件创新者在市场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持续创新为智能终端产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在很多新研发的消防机器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具备在浓烟环境中精准定位火源的能力,在危化品仓库等复杂危险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功进入 危化品仓库。硬件创新者通过不断研发创新智能终端产品,成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迎来了第二春,在市场红利分配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4.小结

目前,智慧消防产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态势,原有消防企业与跨界进入的安防、互联网、科技、通信等企业相互合作与竞争。消防企业长期深耕行业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经验,对特定行业的业务流程、技术细节以及客户需求有着精准而深入的理解,基于长期实践形成的行业洞察力,能够针对行业内特殊要求,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跨界进入消防行业的其他公司,会凭借其科技、平台等优势,与原有消防产业开展差异化竞争。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无人机和消防机器人等低空设备的应用将迎来加速期。同时5G 技术也将进一步赋能低空经济,推动更多创新应用场景的出现。

总之,智慧产业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处于动态演变之中,原有消防企业与跨界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解决行业痛点、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是实现突破的关键,只有准确把握竞争态势,积极应对行业挑战,顺应未来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据来源:内容转自“消防加”公众号)

DeepSeek 技术赋能消防管理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探索

在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2025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DeepSeek 横空出世,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 AI 领域掀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革新风暴。自年初正式发布 DeepSeek – R1 模型,其性能直逼 OpenAI o1 正式版,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诸多复杂任务中表现卓越。随后,DeepSeek 的日活跃用户数迅猛增长,短短时间便突破 3000 万大关,成为史上达成这一里程碑速度最快的应用。其 App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截至 2 月,已攀升至 140 个国家的苹果 App Store 下载排行榜首位,在美国的 Android Play Store 中也独占鳌头,累计下载量超 1.1 亿次 。众多企业、城市纷纷与之展开深度合作,从科技巨头到传统车企,从政务系统到医疗行业,DeepSeek 的身影无处不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 AI 技术应用的认知与体验。

在消防安全管理领域,DeepSeek 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逐步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变革,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双重价值的提升。

从社会价值层面来看,DeepSeek 技术显著增强了消防安全的预防能力。以往,消防隐患排查工作繁重且效率低下,主要依赖人工巡检,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难以做到全面、及时地发现潜在风险。如今,借助 DeepSeek 强大的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对各类场所进行 7×24 小时的实时监测。以人员密集的超高层或商业场所为例,DeepSeek 算法可在毫秒间精准识别消防通道堵塞、违规动火作业、电气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并立即发出预警。据上海市消防救援局的相关数据显示,自引入 DeepSeek 技术进行隐患排查后,每月发现的潜在消防隐患数量较以往人工排查增加了 30%,且隐患发现时间平均提前了 2 – 3 天 ,大大提高了火灾预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在消防应急救援环节,DeepSeek 技术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构建火灾场景的数字孪生模型,利用 DeepSeek 对复杂数据的高效处理能力,消防指挥人员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精确掌握火灾现场的火势蔓延方向、烟雾扩散范围、建筑内部结构等核心信息。上海消防在一次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模拟演练中运用 DeepSeek 技术,指挥人员依据其提供的精准信息,制定救援方案的时间从原本的 30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救援效率大幅提升,成功解救 “被困人员” 的数量增加了 25%。此外,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消防员可借助 DeepSeek 打造的虚拟环境,进行高度逼真的火灾救援演练,有效提升应对复杂火灾场景的实战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在经济价值方面,DeepSeek 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消防管理成本的降低。传统模式下,企业的消防设施维护和巡检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且由于人工判断的主观性,设备故障难以做到及时发现与精准维修。引入 DeepSeek 技术后,智能巡检机器人或无人机可依据其算法自主完成对消防设施的巡检任务。各类消防安全管理类信息系统,通过接入Deepseek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实现精准维护。从目前有限数据中,借助评估模型测算发现企业采用 DeepSeek 技术进行消防设施管理后,每年用于消防设施维护的人力成本降低了 40%,设备维修费用减少了 35%,同时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提高了 20%,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对于消防产业而言,DeepSeek 技术的应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一系列创新商业模式。众多科技企业纷纷聚焦智慧消防领域,基于 DeepSeek 技术研发和生产各类消防产品与服务,如智慧消防物联管理平台、智能火灾预警系统、消防设备智能管理软件等。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智慧消防领域的市场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35%,其中与 DeepSeek 技术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销售额占比达到 20%,预计全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了消防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DeepSeek 技术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已在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方面展现出巨大的革新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完善,其在消防领域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与深化,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构建起更加稳固、可靠的安全屏障,成为推动消防安全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来源:上文部分数据来自上海消防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观新闻、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其他第三方媒体,仅供参考)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消防工程师或从“宜”改为“必须”

2025年3月1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13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1日。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注册消防工程师
在现行的GB/T 40248-202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

5.1.2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由该场所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担任。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其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宜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承包、租赁场所的承租人是其承包、租赁范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负责人是该部门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后,此项要求可能会从“宜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改成“必须具备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强制性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指日可待。

意见提交入口:https://std.samr.gov.cn/gb/gbSuggestionPlan?bId=1000231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6年消防物联网服务采购项目中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我司凭借专业的服务能力、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成功中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6年消防物联网服务采购项目],再次顺利续签,过去的合作历程中,我们共同攻克了诸多难题,收获了满满的信任与成果。

未来,我们定将秉持初心,持续优化服务品质,不负客户所托,携手共创更多辉煌。